图书馆公众号

《气象科技进展》2023年第6期发行

发布时间:2024-02-07 打印




  自 1972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陆地卫星(Landsat)以来,陆地卫星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50 年里,陆地卫星系列不断给包括气象在内的学科带来惊喜,其巨大的科学和应用价值目前仍在不断发展和挖掘中。本期“科学观察”栏目(P2)回顾了陆地卫星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认为陆地卫星应用价值潜力的挖掘是由数据本身和数据管理政策共同推动的,数据开放是推动陆地卫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

  高分辨率智能网格预报已成为我国天气预报的主推业务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期“封面报道”文章(P10)在总结现有气温网格预报精细化检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单模式订正、多模式集成释用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值模式释用技术在气温网格预报客观订正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期“气象发展前沿报告”(P21)基于数值预报协同的多案例研究,总结了数值预报业务协同机制的特点,提出建立更具整体性的内部协作联动等协同机制。邻域检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的检验,近年来新的邻域检验方法不断涌现,本期“研究进展”文章(P29)系统回顾了邻域检验方法的进展,并基于一套观测和预报资料,对不同领域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本期“专题”栏目(P49)继续面向基层气象现代化,对山西省运城市极端气温变化特征、新疆阜康地区夏季短时强降水,以及浙江省光伏最佳倾角进行研究。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业务与科研的重要基础。本期“论坛”栏目文章(P65)阐述了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业务运行信息化平台的设计理念。平台通过流程控制与信息联动,构建了集约统一、融合互通的气象观测业务智能化信息系统。本期“往事钩沉”栏目文章(P76)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东北地区根据当时的迫切需求开展气象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介绍。

附件:

版权信息:Copyright@ 中国气象局图书馆(气象科技史研究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中科聚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联系电话:010-68406306  68409247    Email:cmalibrary@126.com

京ICP备15008089号-4

图书馆公众号